1949年1月31日,紅軍解放北平,
九月,確立中央人民政府定都北平,並更名北京。
僅僅37年*,北京再一次重回世人焦點,匯集中國政經於一身。
雖然在這幾十年裡,他從來不曾孤單過!**

定都北京的理由冠冕堂皇:
先批判國民黨定都南京,是一種在政治與經濟上依賴帝國殖民主義的行為***,
而北京作為帝都已有七百年歷史,人文思想匯聚,是中國新文化思想搖籃,
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於此,從此開啟中南海政權。

說穿了,
老北京是共產黨幾位首腦的發跡地,老毛子、劉少奇、周恩來,
借由五四運動開啟自身的璀燦未來,於是北京對他們,自然有特殊情感;
陰謀論者會說,北京背靠蘇聯,鎖扼中華。
當時蘇聯堪稱與老美相抗衡的第二強權,北京鄰近東北老工業基地,
以南有江南魚米之鄉,離最近的蘇聯領土不過幾百裡,
在建國之初根基未穩下,隨時可以獲得老蘇的支援。

五十多年過去,蘇聯解體了,而與美國資本主義抗衡的重擔,
也從莫斯科交棒到北京,雖然誰也說不清79年改革開放之後,
這對抗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共產思想到底還存不存在?

3月28,午后,走在第一道紅牆外!
或許應該說,第二道牆,只是紫禁城最外圍的那道牆早已消逝在時光長廊裡,
只剩下城門,聳立在天安門廣場前,成為街邊的一景,
一個觀光客撘車經過但卻很少會停留駐足的spot!

牆邊每隔些許距離,石雕般的武警(還是公安?)佇立,
目視遠方,我猜他們想著的,是中國的未來?還是北京的興衰?
把守這過往的權力中心,是感動?是榮譽?或者只是漠然?
依然是在外牆,
只是是在牆中央,高掛著毛主席的像,
他凝視眼前的衛兵? 還是觀光客?
我懷疑他是否曾想過,有一天他腳下絡繹不絕的,會是觀光客?
老毛子面著南方,右摟人民大會堂,左擁北京市政府,
從主席眼下穿過,一層一層走進那曾經代表達官顯要的石子路,
末代皇帝賻儀離開時,有沒有回頭依依不捨的留連?
康乾盛世下紫禁城是何等威武?多少文人墨客在附近駐足?
明成祖朱隸打退元舊部回都北京,何等意氣風發?

昔日天子腳下,文物尚存,珍品亦在,
過了午門,不再是皇公大臣的專屬地,而是付費參觀的故宮;
不知道這是否,象徵著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毛主席守護下,
城內屬於人民、屬於旅人,
而城外呢?
人民贏得了昔日天子的宮殿,
但是否依舊不自由?

我突然想起五四的標語「不自由,毋寧死」!
時代造就了共產黨的這批領導,
如逝水年華,時光不斷過去,
權力,權力其實還是極少數人的握柄。

這天,北京下起了大雨,據說北京在這季節不太下雨,
我們的蒞臨,恰好遇上初春的第一場雨,
雨水洗不盡的風華北京,
雨水是否也澆不息人民對自由的熱情?

幸虧,我只是個淋濕了的旅人!
我不是歸人,是過客...


註解:
*從1912年臨時政府定都南京開始算,到1949年共產黨重新以北京為國都,
中間隔了37年。
**不曾孤單過,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北京亦經歷過北洋政府、
張作霖中華民國軍政府的首都。
***因為南京靠近上海,而上海是帝國主義和買辦資產階級剝削中國人民的
中心城市,故稱定都南京為助長帝國主義的餘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