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你說,公司的許多同事喜歡養魚,在辦公桌上擺上一個小玻璃瓶,一株水草,幾隻小魚。彷彿人在辦公室的拘束感,可以用看著魚的不自由來獲得一丁點補償!

     我說:「子非魚也,安知魚之不樂也?」。但我想有一隻魚也許可能是最不自由的─你自己心裡的魚!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很可愛的英文字─selfish(自己的魚),每個人心中原來都有條自己的魚,被鎖在自己的心裡,所以我才說這名叫「自私」的魚,是世界上最不自由的!字典上會告訴你,牠只關心跟自己利益有關的事情,牠只被驅動於自利動機。如果牠真的是一隻寵物,你是不是也覺得聽起來很可怕?

     你疑惑我今天跟你在瞎扯甚麼?其實我只是要說,自私存在每個人的心中,但別忘飼養牠們的,還是身為主人的自己,我們可以決定將他養成人人懼怕的鯊魚,還是卡通裡可愛的、嬌小的小丑魚!你知道嗎?遺傳學裡認為利他與自私兩個行為互動而形成社會的演化,而社會若是要走向進步,必須是利他群體大於自私群體的時候;據說後來有科學家認為找到了影響利他行為的基因,透過此基因能影響腦中多巴胺的分泌,當你從事利他行為時,腦中分泌多巴胺讓你感到愉悅!所以我們幫助他人時,會感到內心的一種開心,但自私縱使讓你得到利益,心裡卻不見得會真正的高興!

     玻璃瓶裡的魚,被人用眼睛觀賞著;人們心裡的魚,也被別人用心觀察著、評斷著呢!我們可以感覺到玻璃瓶裡魚兒的不自由,那別忘了給自己心裡的魚多點自由─縮小牠,或者給牠更大的心池悠遊!

     原諒我今天的胡言亂語!

Sincerely,

C, 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