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裂水崩冷月天,孤軍一支潰雲南,異域景殘人老去,江山不復舊江山。」

     這詩,是兩千年遠流出版社重新出版此書時,柏楊「代替」書中主角鄧克保寫下的!距離民國五十年《異域》初版,已逾四十年。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我曾以為這些在異域為國奮鬥的勇士們,應該已經凱旋歸國,在眾人英雄般歡呼下,享受十二響禮炮、走著紅地毯,還要有美麗接待員為歸來的每一個人頸上掛上一個象徵榮耀、吉祥的花圈!事實是,隨經濟起飛,島內的居民過著安平快樂的日子,也逐漸淡忘這些在異地邊陲為「國」盡忠的鬥士,只有每年暑假時,非營組織舉辦的營隊,帶上幾個台灣的大學生,前往緬北、泰北,為那些被遺忘的子民的下一代,上上國語課時,他們才會被不經意的記起。原來,「反攻大陸」、「光復祖國」不只是歷史課本裡的躺著的標語,它還活生生的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上演著、存活著!

     柏楊用第一人稱的「我」出發,帶領我們從民國三十八年走起,殘兵敗將聽令守護著國土最後的防線,當權貴們早已從上海灘上船、當將領們早已從海南搭機飛到台灣,只有傻傻的他們,仍舊努力的戍守邊疆。向前一步是同樣留著炎黃子孫血液的敵人,退一步是古稱南蠻的夷族,沒有了身分,他們還能堅持著,但當唯一支撐他們的那個虛無縹緲的「國家」也背棄他們,那他們就真的是孤兒了!異域,讓人看到人性的惡─權力的野蠻、利益的現實;卻也讓我們見識到,什麼是人類的善─人民的單純、盡忠報國的浪漫!在異域的子民阿,當權者也許會將你們背叛,但更多千千萬萬的同胞,依舊輕聲呼喚,期盼有一天你們的歸返!

     國家,哪裡是祖國?哪裡又才是他們的家?

     忠勇愛國唯汝是,立我國威一甲子,莫怪無援成孤軍,功臣名將終歸土。夢裡無處不祖國,闔眼含笑即是家,可憐子孫無處去,萬世忠誠戍異域!

註:書籍資料:《異域》,柏楊原以「血戰異域十一年」連載於民國五十年的《自立晚報》,1961年由平原出版社以《異域》書名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