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一篇網誌,想要繼續對社會主義做探討。
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北歐這種社會福利國家能夠保有競爭力,
同時社會也能過得合協、貧富差距甚小,
似乎是彌補了資本主義的主要缺點─貧富差距的擴大!
在這裡我不談馬克思或者共產主義,
因為經過了蘇聯解體,
1979大陸改革開放,經歷十幾二十年的試點、逐步開放至今,
中國大陸其實僅剩政治實體是共產主義,經濟體制幾乎無異於資本主義,
因此可以大膽的說─共產主義已經失敗並且走入歷史!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大師,也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
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六十年前曾駁斥,
社會福利是民主最大的障礙,是通往奴役的道路。
這句話如果就現狀來看似乎是言過其實了點,
至少瑞典、芬蘭等社會主義國目前都還是具競爭力的強國!
但我認為也許海耶克的話是建立在─人具有絕對理性─的基礎上。
資本主義的價值─努力與報酬對等,人類為了自利動機會去追求更多的財富,
理論上理性的人們應當如此,但是這其實忽略了各地的文化、風俗與信仰!
北歐小國的例子就是如此。
芬蘭人可以為了班上一位進度落後的學生,全班放慢腳步等他;
開車超速的罰單依所得不同而有不同的罰金,
這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基本上是違反人權的!
但是芬蘭人就可以因為追求平等的價值而做到這種程度。
所以說海耶克這句話錯了嗎?
也不竟然,只是他的預言最近看來似乎越來越有其影子了!

所有的社會福利國家現在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稅收不足以負擔福利的支出!
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造因於生育人數下降與老年人口增加。
生育率下降的問題在社會福利國家反而比較不嚴重,(都還有1.8的水準呢!)
另一方面,老人年口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了!
當整個人口結構走向倒金字塔型,社會福利的支出年年增加,
但是稅收卻沒有同比例增長情形下,這些福利國家這幾年也開始擔憂,
勢必要加強外來移民與對年輕人的投資,提高勞動市場的誘因,
否則這種快樂又具競爭力的福利國真的只是課本裡的烏托邦了!



少子化與人口高齡化我想不會是在海耶克的預料內,
因此如果用這個藉口來印證他的話也有失公道,
但是接下來這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他的想法或許是對的:
為了不要繳納將近50%的稅收,宜家(IKEA)創辦人拒絕再當瑞典人,
轉而移民瑞士。
去年一整年登記出國不在回來的瑞典人超過四萬五千人!
瑞典的富豪們紛紛搬離家園,尋找新的居所。
當我們今天身無分文時,福利國家當然最好不過了!
但是當人們便得富裕,又何嘗願意自己賺來的錢被政府課徵去補助窮人?
於是自利動機大過於對社會的責任感,符合海耶克的假設,
若此繼續下去,那確實社會主義也將逐步走向衰亡!



另外從上一點延伸一個議題,就是全球化對社會福利國家的影響!
我認為全球化基本上不利社會主義,因為講白了,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
資本主義建立在人人為己的人性上,他的好壞今天姑且不論,
但是資本主義確是最容易被接受、施行的經濟制度!
在全球化下人力自由移動,生產也往低成本區域跑,
縱使有IKEA、NOKIA、SAAB、SCANIA、易利信等大品牌公司在,
生產外包或者外移也會加速政府對福利支出的負擔。
更不用論現在的金融體制下,大型企業要在租稅天堂設立紙上公司來減輕稅賦輕而易舉,
對社會福利國家的稅收雪上加霜的影響!

曾經有人說過,資本主義會是最後的贏家主導全球經濟體制。
在共產主義宣佈走入教科書,社會主義又搖搖欲墜的現狀下,
似乎有一種非美國化不可的惆悵!

就本身立場,我決不願意見到福利國家從地球上消失,成為課本裡的烏托邦!
我相信社會主義國家並不會輕易的走入歷史,
至少,社會福利國家在教育上的投入都是其他所不及,
如果能夠過政策、經濟手段來改善上述幾個問題,
在知識經濟時代依靠高等人力資源的情況下,
或許社會主義尚有機會扭轉戰局!
這一切的演變,就讓我們靜靜的觀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