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幾乎不太聽國語的流行音樂了
winamp清單裡不是西洋老歌、Eric Clapton就是不太主流的歌曲
少數僅存的國語歌曲 不是綺貞、阿昇、SANDEE就是伍佰
好像都是別人眼裡很"老"的歌手、歌曲

這其實是很令人難過的
總覺得新的專輯、歌手甚至團體 重點都不是在"音樂"上面
專輯在意的是包裝 是公司的企劃宣傳能力 是大手筆的行銷廣告
歌手的重點不再是聲音、曲子的風格、歌唱的實力或者創作的能量
取而代之的是外表、服裝造型 重點是歌手的偶像魅力
彷彿沒有跟上時尚的風潮 就沒有辦法塑造出一個會紅的歌手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陳綺貞《華麗的冒險》不走大眾路線不也賣到翻掉!
網路上學生們討論最多的歌手 Sodagreen DreamRoute 張懸
好像都不是主流唱片公司裡的所謂當紅藝人吧!

討厭大型唱片公司手握許多的資源但卻總是弄些很鳥的唱片
也許對創作型歌手的投資報酬率太低
誰不想每出一張專輯都能撈夠本?
但是一年出兩張兩年死光光
令人感動的是
獨立製作在這幾年漸漸比較蓬勃 但是其實還是都不算成氣候
希望在唱片業的營運模式轉變的同時 能夠讓更多好聽的音樂被發掘
「人們需要的是更有料,真正具有音樂實力的藝人,
而不是只把出CD拿來當作媒體炒作卻不懂音樂的半調子」
林暐哲是這麼說的!

很希望有一天 每一張國語專輯都有令人感動的音樂
很希望看到 唱片公司回到做唱片本質上

我想
最近可能還是得讓 tears in heaven、Desperado 還有綺貞、張懸
再陪伴我一段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