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這個禮拜上天最大的恩賜,就是端午節在週三,讓工作天切成兩個區塊,每個區塊兩天,瞬間讓一週變得更令人期待!時間也因此走得更快。

     你說你公司又將有人離開─三個月來的第N個人了!這本來就是個人的選擇問題,但,相同的點是─都我們的同輩人!(1980~1985出生的一代)

     你知道嗎?我有好幾個朋友,研究所畢業後,也是待在家裡好長一陣子─是腦袋持續運轉的「待」,而不是一切放空的「呆」。你說他們不想工作?我認為並不是,因為陸陸續續的都持續的投履歷、前往面試;你說工作機會變少?也不盡然,都是名校畢業碩士生,且往往是面試後他們拒絕了工作!

     學者們言之鑿鑿的說,這代人是吃不起苦的草莓族!是從小生活無虞的嬌嬌孩子!

     某些部分我同意,但看看自己、看看身邊的其他我們,我不接受這樣的抹黑!

     我們的父執輩,多是50年代出生,歷經經濟起飛、那個只要努力就有錢賺的70年代,而後開心的迎接我們80的出生!小的時候,開放帶來國外的新鮮物─用品、食品還有文化,於是我們邊吃燒餅油條邊啃麥當勞的長大。沒有穿過繡著"中美合作"的破麻布袋、沒有三餐僅有烤番薯的飢腸轆轆,不代表我們就非得餐餐錦衣玉食、不表示我們不願意一步一步踏實的做事情!

     我的朋友I,完成學位、服玩兵役,至今一年多,都還沒有工作!他說:「不願意為了趕快工作而進入一個會讓自己進去後後悔的公司,看著進入職場的朋友,一個個見面都是疲憊的抱怨,或者累得像是失去靈魂的軀殼,我不要自己只是為了賺錢而工作!...」。這多少有一點逃避的心態,我承認,但,我們花費那麼多力氣、利用了那麼多社會資源,在學習生涯裡,一直告訴我們要勇敢做夢、賣力執行。那又怎麼能要我們沒有夢想的去工作?

     我們的父母,工作的夢很簡單─脫離貧窮、想要更好的生活,給下一代溫飽的成長環境。正因他們的努力,讓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依賴子女,所以我們這一代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闖去追尋。不是嗎?

     給你那些選擇離開的工作朋友們,一些加油吧!一起繼續努力的往自己嚮往的方向前進。

     給我還在家裡google未來的朋友們,一些鼓勵吧!你們選擇了一條更加艱苦的道路,請別在意別人的冷嘲熱諷,請更堅定相信自己的信心。

     邊做邊找目標,或者確定目標再啟程,只是方式的差別,我們都將到達自己心中的伊甸園。K, 加油好嗎?路上會有風和雨,也會有驚艷的花香鳥雨。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共同性與使命,可悲的不是我們還在找尋,可悲的是我們接受把自己嵌進別人設定好的模式裡!

     這封信給你、給我自己,也給我們的同代人。

你最誠摯的朋友,

C,  6/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ars198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